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完颜宗望在平滦营举办科举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梁兴的手里,梁兴觉得这是一个安插人员的好机会,便对牛三说道:“牛三,从咱们手里抽调一批人去参加这个科举,这是一个安插人员的好机会,金人举办的这种临时的科举肯定不难,我们的人这几年也没忘了学习识字,想来中几个官吏还是不难的,以后再碰到这种事不用向某汇报,你直接去挑人即可,事后名单报给某就可。”
牛三抱拳道:“是,郎君,属下知道了。”
完颜宗望占领平、营、滦三州后,获知张觉已逃入燕京,藏在常胜军中,于是派人持公文到燕山府,向王安中索要张觉,说:“我讨叛臣,城破今不见,走在南朝,当还我。”王安中急忙上奏朝廷,请示如何处理。宋徽宗下达密诏,让王安中将张觉隐藏起来,不要交给金人,就说不知道此人哪里去了。
完颜宗望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,他当然不相信,遂派人继续索要,并且态度很强硬。王安中扛不住了,只好又请示朝廷。宋徽宗干脆下诏说,让王安中杀一个模样类似张觉的人,送给金军,以平定事态。
张觉替身的头颅很快便送到平州来,宗望让刘彦宗辨认一下。刘彦宗与张觉都是前辽国汉官,彼此很熟,刘彦宗一看就认出这是假的,不是张觉本人。
完颜宗望大怒,立即派人再赴燕京,措辞严厉地对王安中说:“此非张觉也,张觉自藏于王宣抚的甲仗库里。你若不给我,我则举兵自取之。”此时,金军主力尚集结未散,战争气氛很紧张。王安中急忙上奏说:“必不发遣,恐启兵端。”
宋徽宗有些恐惧不安,于是,紧急召集王黼、蔡攸、梁师成等人进行磋商,最后迫不得已,决定斩杀张觉。此时,童贯已受冷落,遵旨致仕,回家休养,没资格参与政事了,其河北河东宣抚使职务由谭稹接替。郑居中已去世,其枢密院使职务由蔡攸接替。
王安中接到密旨后,派人将张觉带到宣抚司,向他宣布他的罪过并杀之。张觉被缢杀之后,以水银渍其首,“函送平州”,交给宗望。同时,也将张觉的两个儿子一并送到平州,交给宗望。
消息传开后,“燕之降将与常胜军上下皆为之泣”。郭药师公开对人很愤慨地说:“金人欲要张觉,朝廷就与之,若求药师,亦与之乎?若来要药师,且奈何?”张令徽等将领对宋朝也很寒心,甚至恨得咬牙切齿。从此,常胜军上下对宋朝开始产生二心。
王安中心里也很惧怕,他上书朝廷,请求免去其燕山府职务,将其调回京师,宋徽宗并没答应。
张觉被朝廷杀了的消息很快便通过梁兴传到了李昕手里,梁红玉将密信递给李昕道:“官人看看吧,张觉被朝廷杀了。”
李昕看了看冷笑道:“这下朝廷麻烦大了,张觉是燕云汉人,朝廷连投降自己的人都保护不了,让郭药师这些同样是投靠朝廷的燕云汉人怎么看,夫人看着吧,郭药师等人以后肯定会对朝廷产生二心。”
随后李昕给沧州天香楼的钱胜去了一封信,让他密切关注郭药师常胜军的动向。
郭药师是辽东显州人,显州是辽国名郡,距离金人的大本营阿芝川并不远,金人一开始打算将燕京之地的富户和仪物都迁移到显州,打算在显州立都。可是后来张觉把富户跟仪物都劫走了,现在金人又发现了宋徽宗给张觉的手诏等物,于是便对宋人产生了敌视。
张觉事件是一个历史转折点。从此,金人开始怨恨宋朝,认为宋朝不讲信用,破坏盟约,并产生了报复之意。他们曾扬言道:“中国与大辽誓好久,一旦灭之,我如何哉!今设盟才罢,诱张觉毁我仪物等,使我立国不得,要当取中国法物仪仗来立我国。”
令人遗憾的是,宋朝的决策者们对于金人的怨恨与报复心理,了解的似乎并不充分,也并未引起高度重视与警觉。
解决了张觉问题后,宗望又多次派人去燕京索要“燕人之归者”,王安中则回答说:“郡邑浩瀚,莫知所往,已指挥根括发遣。”宗望四次派使者去往燕京,反复索要。王安中等燕山府官员们哪里知道,金人使者来到燕京的真正目的,是刺探军情以及仓库虚实。
同时,宗望还派人密赉文字到燕京各地,诏谕原辽国的文武官员投靠金国,他承诺:“若复归金国者,旧上超官转三资格任用。”燕京地区还有不少因穷困而“不得赴朝廷换官”的原辽国官员,如赵公严、赵公伦、姚企望等,他们看到金国诏谕后,“皆越境”投靠金国而去,这些人后来在金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不久,宋徽宗专门下了一道御笔,特许赵良嗣享有节度使俸禄。也许,宋徽宗这时候已经意识到,自己在处理平州张觉问题上犯下了一个严重错误,而赵良嗣的观点是正确的。可是,从后来发生的一些事实来看,宋徽宗对这次所犯错误的认识并不很深刻。
宣和五年十二月,金太宗任命五弟国论勃极烈完颜杲(斜也)为谙班勃极烈,这等于立下了皇储,确定了皇帝接班人。同时,又任命金太祖庶长子完颜宗干为国论勃极烈,相当于握有实权的国相。随后,派遣富谟古和李简以正副国信使身份,赴大宋告哀。
宋徽宗得知后,以张璩为大使、马扩为副使,令他们到北方边境上迎接金使。宋朝对外国使者一向很重视,对迎来送往都要做出细致的安排。马扩一行首先来到燕京,到燕山宣抚司拜见王安中。
此时,燕京城里政治气氛很凝重。斩杀张觉,对以郭药师为首的常胜军上下震动很大,他们对大宋朝廷相当失望,怨声载道。对燕京这种不太稳定的政治局面,王安中感到惴惴不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