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3Q小说网 www.3qxs.net,最快更新神秘莫测的悬案故事最新章节!

看,要立太子,诸子中没有比夫差更合适的了。”阖闾却说:“我看夫差愚蠢而又缺乏仁慈之心,恐怕不能继承吴国的大业。”伍子胥说:“夫差待人诚信而又友爱,恭行正道而又敦守礼义。父死子代,经书上早有明文。请立夫差为太子,不要再犹豫了。”阖闾对夫差这个人选虽不太满意,但经不住伍子胥的反复劝说,又基于对伍子胥的信任,心想也许自己对夫差的看法不正确,而伍子胥的看法才是对的,于是就同意了伍子胥的意见。他对伍子胥说:“立太子的事,我就听从您的意见了。”夫差就这样被立为太子。阖闾立太子后不久就死了。临死前,他把太子召来问道:“夫差,你忘了越王杀父之仇了吗?”夫差立即肃然正容回答说:“不敢忘!”这实际上就是要夫差为自己报仇。

    阖闾死后,夫差即位,在伍子胥等人的辅佐下,积极准备伐越报仇。经过三年的准备,到了周敬王二十六年春,夫差亲率大军,举行大规模的伐越战争。吴军在夫椒(今浙江绍兴)把越军打得大败,越王勾践只带五千人逃奔到会稽山(今浙江绍兴市东南)上。吴军把会稽山团团围住。越国灭亡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。

    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越国君臣经过紧张的谋划,决定卑躬屈膝,向吴国请和投降,只要能求得生存,就不惜一切代价,然后再作将来的打算。他们还通过贿赂,买通了太宰伯嚭;伯嚭答应帮助吴国说服夫差同意媾和。这样,在越国极其谦卑的言辞恳求下,加上伯嚭的竭力怂恿,也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夫差急于北上伐齐,进而争霸中原,也想尽快了结越国的事,因此夫差决定接受越国的求和。

    这时,只有伍子胥看到了同越国媾和的巨大危险,因此竭力反对,而主张乘胜前进,将越国彻底消灭,免遗后患。他劝夫差说:“千万不可接受越国的求和!越国和吴国是仇敌之国。吴越二国周围有三江(指吴江、钱塘江、浦阳江)环绕,二国的人民没有别的地方可迁徙,有吴就没有越,有越就没有吴,这种势不两立的局势是任何时候也不会改变的。我听说,陆生者居陆,水生者居水。北方中原地区的国家,我们攻打他们取得了胜利,我们却不能居住他们的土地,不会乘坐他们的车辆;对于越国,我们战胜了他们,却能够居住他们的土地,能够乘坐他们的舟船,这也正是我们攻打越国的利益所在。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大王一定要把越国灭掉!否则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。”伍子胥还举出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说:“夏朝时候太康失国,被有穷氏的后羿夺取了政权。后羿又被他的部下寒浞所杀,帝位又被蹇浞所篡夺。太康和他弟弟仲康在外逃中不久都死了。仲康的儿子名叫相,便去投靠斟灌(今山东寿光县东北)、斟寻阝(今山东潍坊市附近)两个夏的同姓部落。寒浞夺得帝位之后,便大力消灭夏的残余势力。他出兵灭掉了斟灌和斟寻阝,并杀死了相。当时相的妻子正怀着儿子少康,她从一个墙洞里钻出去逃跑了。她跑回了自己的娘家有仍氏(今山东金乡县境),生下了少康。少康在有仍氏长大成人后,便积蓄力量,努力要恢复夏王朝。后来终于灭掉了寒浞,重新恢复了夏的统治。现在我们吴国远不如过去的寒浞强大,而现在的越国却比过去的少康要强大的多。说不定上天还会使越国重新振兴起来,到那时再想制服它,就很难了。我国介于蛮夷之间,却要保存敌人,以使其强大,用这样的方法来求取霸业,必然是行不通的。”但无论怎么说,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夫差就是听不进去,终于答应了越国的求和。

    伍子胥见过夫差出来后对人说:“越国用十年的时间繁衍积聚,用十年的时间对人民进行教育训练,二十年以后,吴国的宫殿恐怕就要变成沼泽了!”

    根据吴越两国的媾和条件,勾践应和他的大臣随夫差去吴国,给夫差当奴仆。周敬王二十六年五月,勾践留文种守国,自己带着范蠡等大臣来到了吴国。夫差把他们君臣密闭在宫中,让他们做苦役。勾践君臣知道,在目前这种情况下,只有一切隐忍,逆来顺受,才有可能求得吴王夫差的宽宥和赦免,从而获得一条生路。因此他们表现出毫无怨言,一切恭敬从命的样子。夫差见此情景,果然很高兴。

    只有伍子胥时刻为此忧虑。他认为勾践君臣一天不除,隐患就存在一天,而且总有一天会酿成大的祸害。因此,他总想找机会劝说夫差杀了他们,以斩除祸根。这一天,他终于找到一个机会,劝谏夫差说:“从前夏桀囚禁了企图反叛他的商汤而不诛,商纣王囚禁了企图反叛他的周文王而不杀,结果时机一过,天道反复,转福成祸,商汤反而杀了夏桀,周武王反而灭了商纣。今天大王您既然囚禁了越君而又不诛,我以为大王是受他们君臣假象的迷惑太深了,这就很难保将来不遭受夏、商那样的祸患。”这一说,夫差倒似乎有些醒悟了,便下令把越王召来,他要亲自盘问盘问。

    勾践见了夫差,表现得极为谦卑恭顺。经不住勾践几句好话一说,夫差的心又动摇了,便决定把他关押进石室,先不杀。于是伍子胥又劝谏夫差说:“我听说想成就王业的人攻打敌国,战胜了,就要把敌国的国君杀掉,因此没有怕遭报复的忧虑,从而也就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免除了祸患。现在越王既已被关进石室,应该早下决心除掉他。否则,以后必将成为吴国的大祸患。”但这时伯嚭却在一旁说:“从前齐桓公北伐山戎以救燕,回来后燕君送他,不觉送入了齐国境内,齐桓公便将燕君所到之地都割给了燕国,齐桓公因此而被世人所称颂。当年宋襄公同楚国作战,一定要等楚军渡过了泓水,摆好了阵势,才下令开战,因此人们称赞他讲道义。取得成功的能够留下美名,遭受失败的也有德义可称颂。现在大王能赦免越王,功名就超越前代的圣王了。”夫差听了他们俩人的话,一时犹豫不决。当时他身体不好,正在生病,便说:“这事先放一放吧,等我病好了再说。”

    勾践这时感到形势对他很不利,是否能免除一死,并进而逃脱虎口,还命运难卜,因此他内心非常不安。他的谋臣范蠡却安慰他沉住气,并向他献计,让他趁夫差生病之机,进一步向夫差表现自己的忠顺和赤诚之心,以感动夫差,这样来求得夫差的信任和赦免。于是勾践依计而行,通过伯嚭,以求探视夫差的病,并亲尝夫差的粪便。这一下确实让夫差感动了,以为勾践真的是赤心待己,所以当他病好之后,便决定赦免勾践。

    夫差为庆贺自己身体康复,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酒宴,特请勾践参加,让他面朝北与己对面而坐,并要求群臣对勾践以客礼相待。勾践在酒宴上为夫差举酒祝寿,称颂夫差的功德,极尽谀美之词。夫差听了非常高兴。只有伍子胥更加忧虑。因为他见夫差正在兴头上,不便扫他的兴,所以等到第二天,他才对夫差说:“在昨天的酒宴上,大王已经看到了吧。我听说,内怀虎狼之心的人,口称谀美之词。现在大王好听一时间的动听的言词,而不考虑万世之忧患;不听忠直之言,而好听谗夫之语。不诛生死仇敌,不灭刻毒之仇怨,这就好像加羽毛于炭火之上,投禽卵于千钧之下,而想求得保全,可能吗?臣听说,夏桀曾登高而知危,却不知怎样才能求得自安。前当白刃的人自知必死,却不知怎样才能生存。受迷惑的人知道反悔,迷路的人知道回头,为时还不晚,请大王认真考虑考虑吧。”

    夫差听了伍员的话,很不高兴地说:“我病卧在床三个月之久,竟然没有听到相国您说过一句安慰的话,这说明是相国您心地不慈;又没有见您进献过一次我想吃的东西,心里就没有想起过我,这说明相国您心地不仁。作为人臣,不慈、不仁,还哪里谈得上忠信呢?越王原来被人迷惑,放弃边防守备,导致了国家破亡。现在他能亲率其臣民,来归附于我,这说明了他的义。他亲自做奴仆,妻子作妾,而对我毫无怨色;我生病期间,他来探视我,亲尝我的粪便,这些都说明了他的心慈。他拿出越国府库的所有珍宝钱币,奉献给吴国,并且对自己的亲朋故旧一切都不顾,来追随我,这说明了他的忠信。他用这三条品德来侍奉我,而我竟然听相国的话杀了他,那就是我的不明智,而只求快意于相国之心了。这样做,不辜负上天吗?”

    伍子胥说:“大王的话正好把理说反了。老虎伏下身子的时候,是为了有所捕获;狐狸伏下身子的时候;是为了有所猎取。雉(野鸡)的眼睛被彩绸所迷惑因而被拘获;鱼因贪求诱饵以至被捕而死。大王您以为越王归附吴为义,以能尝粪便为慈,以尽献其府库为仁,这实际上不过是越王故意做出的姿态,目的是为了求得生存,大王决不可只凭听言观貌就信以为真。现在越王称臣于吴,恰恰说明了他的深谋;尽献其库府,不表现出一点怨恨之色,这正是为了欺骗大王;亲尝大王的粪便,却正是为了上食大王之心。吴国在越王的言辞中,真是被颂美得够伟大了,而最终吴必将被越所擒!希望大王能认真考虑这个问题。我决不敢为逃避死亡而辜负前王所托,一旦到了社稷变成废墟,宗庙丛生荆棘的时候,难道还可以再追悔吗?”夫差说:“相国算了吧,不要再说了。我不愿再听到这样的话!”夫差终于把越王勾践和他的随臣都赦免回国了。与此同时,他却开始讨厌并疏远伍子胥了。越王勾践回去后积极经营,准备攻吴复仇,而吴王夫差却积极谋划争霸中原。伍子胥之死

    吴王夫差要北上争霸中原,首要的打击目标便是齐国。为此吴国已经做了多年的准备,为了解决交通和粮草运输的困难,吴国还特意开了一条人工大运河——邗沟,把江、淮两大干流沟通起来。但伍子胥的想法却与夫差不一样。因为越国未灭,他始终忧心忡忡。他竭力劝说夫差,应把战略重点放在防越上,而不应致力于北上伐齐。但急于争霸中原的夫差根本听不进去。

    周敬王三十一年,齐景公死,新君宴孺子即位。宴孺子幼弱,贵族争权,政局混乱。夫差探知齐国的这种情况,非常高兴,认为这正是伐齐的大好时机,便决定兴师北上。伍子胥劝谏说:“前此上天把越赐给吴,而吴不接受,使越国得以继续保存下来。天命是会有反复的!现在越王改弦更张,励精图治,革除弊政,减轻赋税,施民所善,去民所恶,躬行节俭,而务富其民,因此人口繁衍,兵甲渐盛。对于吴国说来,越国的存在就像人的心腹之患。越王一天也没有忘记要打败吴国以复仇。现在大王不注意对付越国,却把矛头指向北方的齐国!那齐国对吴国来说,就好像人的皮肤上所生的疥疮,并非心腹之患。齐难道能越过江淮而来争我吴国之地吗?只有越国才一心想占有吴国的土地。近来大王又很不注意以德抚民,为自己寻欢作乐而大兴土木,修筑姑苏台,劳民伤财。今年上天又夺我民食,灾荒不断,百姓饥困。在这种情况下,大王还要远道伐齐,民众一定会背离您了!譬如野兽群处,其中一兽中箭,那就会引起百兽惊恐逃窜。到时民众一溃散,大王就将无法收聚他们了。到那时越人一定会来袭击他们,大王就将悔之莫及了!”然而夫差不但不听信伍子胥的意见,反而更加疏远他了。

    夫差这次伐齐似乎很顺利,不仅没有出现伍子胥所预言的危机,还在艾陵(齐地,今山东莱芜县东)大败齐军。夫差胜利而归,更加趾高气扬。他把伍子胥召来说:“从前我先王在世的时候,大夫您辅佐他开辟基业,西破强楚,是有功劳的。但是现在大夫已经老了,而又不能安分享乐,颐养天年,却成天在那里想怎么给吴国找麻烦。我要兴师出兵,大夫却诬我民众要背离,扰乱我国家的法度,又故意危言耸听,蛊惑民众,说什么伐齐就会导致亡国之祸。现在天降福善于吴,齐军被我降服了。我不敢自己夸功,这都是托福于先王的神灵。现在我冒昧地把战况通告给大夫。”这实际上是在责备伍子胥,夫差显得很得意。

    伍子胥听了夫差这番意得志满和责备自己的话,心里想,这样下去,吴国的大业就一定会葬送在他手中,因此还要尽自己的努力,来劝说吴王,试图使其醒悟。伍子胥说:“从前吴国的先王世世都有辅弼之臣,因此善于决疑防患,而使国家不致陷于大难。现在大王竟想抛弃老臣,而与那些不经事的头脑发热的年青人合谋,说什么‘我的命令他们不会违背’。不违背您的命令,实际却是违背治国之道了。只知一味顺从而不违背您的意志,这正是亡国的阶梯啊!天要想抛弃谁,一定先会满足他的一些小的**,让他得意忘形,而大的灾祸却紧跟在后头。大王这次如果伐齐而未能获胜,恐怕还会觉悟,而吴国的大统还能继续。这一打了胜仗,就更加迷惑了。我们的先王要想取得的,就一定有正道可以得到;想要抛弃的,也一定有正道可以把它抛弃掉。因此一直到他们去世的时候,都能保持国家的强盛。纵然偶有危机出现,也能及时消除。大王现在却不能以正道去获取,必将导致吴国的短命,大王不可不深思啊!”但这些话丝毫不能打动夫差。

    然而越国的日益强大毕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,夫差也不能不有所忧虑了。所以到周敬王三十六年,当他再次北上伐齐之前,为了消除可能发生的后顾之忧,同时也为了试探一下越国的实力和态度,他决定先伐越。越王勾践采用文种的计谋,仍然卑躬屈膝地向吴国求和,做出一副对吴国永远忠诚、毫无二心的姿态,同时又拿出许多珍宝财物来贿赂夫差周围的人,使这些人也都一个劲地帮越国求情。于是,夫差又动心了,便决定接受越国的求和。伍子胥看到夫差将再一次错过灭越的机会,便劝谏道:“越国是我国的心腹大患。我们两国同处于一块土地上,他们对我国是有**的。他们的驯服,不过是为了达到他们的**,并非出于真心。不如趁此时灭了他们。我们攻打齐国,所获得的土地,对我们来说就好像满是石块的田,毫无用处。越国要是不成沼泽,吴国就将被灭掉。让医生看病,却说‘一定要留下病根’,是从来没有的。《盘庚之诰》说:‘如果有猖狂捣乱而不听话的,就统统诛灭而不留后代,切不可让他们留下逆种!’这就是商朝所以兴起的原因。现在您却反其道而行之,这样还想使吴国强大,怎么可能呢!”伍子胥的话是如此激切,但夫差不仅听不进去,还颇为反感。

    夫差为了不再听伍子胥说东道西,便派他出使齐国。临行前,伍子胥对自己的儿子说:“我多次劝谏王,而王不听。我现在就已经看到吴国的灭亡了。即使你们一起跟着灭亡,也没有用处,不如到齐国去避祸吧。”于是他趁出使齐国的机会,把儿子暗中托付给了齐国的贵族鲍氏,这就是后来齐国的王孙氏。

    伯嚭因与伍子胥的政见不一,两人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深。当他得知伍员把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,便乘机在夫差面前攻击伍子胥说:“子胥为人刚暴,待人少恩而又猜忌。他对大王您充满怨恨,恐怕将会酿成不测之祸患。前次大王伐齐,子胥认为不可,大王终于取得大功而回。子胥耻于他的计策不被采用,反而怨恨大王。现在大王又要伐齐,子胥刚愎自用,一味强谏,动援军心,只希望吴军战败,以证明他的谋略正确。现在大王亲率大军伐齐,国内空虚,子胥出使齐国回来,却装病不起,不随大王出征,大王不可不备。他要乘大王出征之机在国内兴起祸乱,是不难的。况且我已经使人暗中探知,他前次出使齐国时,已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。作为人臣,在国内不得意,竟向外求助于诸侯!他自以为是先王的谋臣,而现在不被信用,因此常心中怨愤。希望大王早作打算。”

    听了伯嚭这番话,夫差说:“不光是您这样说,我也很怀疑他呢。”于是夫差便决定,北伐之前先除掉伍子胥。他派人去赐给伍子胥,把名叫属镂的剑,对伍子胥说:“请你用这把剑自裁吧!”伍子胥仰天长叹说:“啊!谗臣伯嚭作乱,大王反而杀我。是我使你的父亲成就了霸业。你未立为太子时,诸公子争位,是我不顾杀身之祸,在你的父王面前为你争得了太子地位。你立为太子之后,为感激我,想要分吴国给我,我不敢期望,坚辞不受。然而今天你却听信谀臣的谗言,竟然要杀死长者!”于是他吩咐自己的门人说:“我死后,请你们一定在我坟上种上梓树,使它长大后可以做棺材,把我的眼珠抠出来,悬在吴国的东城门上,我要亲眼看着越军怎样进城消灭吴国。”说罢,便用剑自刎而死。伍子胥这里所说的棺材,是在暗示吴国必亡,这棺材给夫差使用。

    夫差听人报告了伍子胥临终前说的话,大怒说:“你想看见的事,我决不让你得见!”于是命人用一只皮革做的袋子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起来,抛入江中。

    伍子胥死后,吴人哀怜他,便在江边的山上立祠祭奠他,并把这座山叫做胥山。

    夫差杀伍子胥之后,便挥师北伐,打败了齐国。一时间,吴兵气势嚣张,横行于江淮间。周敬王三十八年,夫差在两次大败齐国之后,自以为已经是天下无敌了,便大会诸侯于黄池(今河南封丘),并与晋国争做盟主。然而正当盟主地位似乎唾手可得的时候,越国乘吴国国内空虚,发兵袭破了吴都姑苏(今江苏苏州市),并杀死了吴太子。夫差不得不将与晋争霸的事草草收场,仓皇回师,但已来不及了。

    后来越又多次伐吴。周元王三年(前473),越国终于把吴国消灭了,夫差也自杀而死。临死前,他终于醒悟过来,痛斥伯嚭说:“是你为臣不忠不信,亡国灭君!”随即杀死了伯嚭。接着他愧恨万分地说:?我悔不用子胥之言,而落得今天这个下场。我有何面目见子胥于地下!”遂自杀而死。吴国的这种结局被伍子胥一一言中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