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3Q小说网 www.3qxs.net,最快更新南园梦华最新章节!

    连出御笔换台谏

    刀剑出鞘浑不知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,赵汝愚在政事堂接到皇上的亲书御笔:殿中侍御史杨方外调至四川任转运使、监察御史王蔺外调至江西,任隆兴府通判。

    赵汝愚诧异莫名,两个御史的变动,事先没一点动静,连他这个当朝首相都不知情,不是很不正常吗。

    按说,对这两个谏官的工作和为人,他是比较满意的。

    杨方与他是同科进士,亦出生富贵之家,比他大几岁,老成持重,公道正派,平常两人志趣相投,很说得来,但是私下没有什么不正当的往来,是典型的君子之交。

    本来,他有个打算,想向皇上推荐为御史中丞,这么一来,计划落空了。

    王蔺是朱老夫子的学生,有深厚的道学理论功底,且写得一手好诗。二人在一起,常会探讨些经史之学。年纪不大,却也是端正贤良之士。

    问题是,好端端的,为啥要调整呢。御史台本来就人员不足,御史中丞何同年纪大了,且身体不好。如今又调出两个,必定还要进人。按说,台谏官员的任命是皇上的事,但是皇上常年在深宫后院,外界官员很少接触,因而一般都要征询宰相的意见。虽说台谏不掌管实权,然而手中的弹劾奏章绝不容小觑。

    第二天是常朝。大殿之上,左相赵汝愚出班启奏:太学正刘光祖为人刚正无私,微臣推荐为殿中侍御史。

    岂料,皇上赵扩还未答话,参知政事陈启达持笏出列,朗声奏道:老臣陈启达启奏,太学正刘光祖与微臣早年就有恩怨,矛盾很深,此人入台,微臣必将受其打击,与其如此,不如现在就辞职。

    根据规定,台谏言官必须身世清白,与朝中重要官员无过往恩怨,如果有不和,且已公开挑明的话,两者必有一人回避。陈启达乃是四朝元老,颇有威望,显然只能舍刘保陈。

    赵扩表态,准陈爱卿所奏。随后,关礼宣读皇上手谕:

    着给事中谢深甫为御史中丞,大理寺主簿胡应元为监察御史。

    又过两天,御笔再出:李石章、刘建秀为左右正言。

    朱熹知道,这一切都是韩侂胄在皇上背后作的怪,找到赵汝愚:子直,快想办法,给韩侂胄弄个节度使,不然要坏大事。

    赵汝愚完全没想到,会出现这样的局面。韩侂胄捣的鬼是可以确定了,但是对这样一个搞阴谋诡计的小人予以提拔,给予那么高的职位,无异于包庇纵容。

    小人总归是小人,只要识破了,还能蹦达几时?

    气汹汹地说:

    “这样的事,我姓赵的办不了,”又反问朱熹:“给了他节度使,他再不满足怎么办?”

    是呀,这山巴得那山高,小人之心哪有满足的!

    朱熹说得没错。除刘光祖之事是陈启达误打误撞之外,其他六人的变动都是韩侂胄运作的结果。

    赵汝愚完全低估了韩侂胄的能量。自内禅以后,赵扩最信任的是两个人。后宫的事听内侍关礼的,朝中的事听韩侂胄的。信任的程度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。比如说,皇上每次见太上皇赵惇时,必定要韩侂胄同去,与太上皇搭话都是由韩侂胄来说的。自留正走后,朝廷要提拔官员,尽管中书推荐了,皇帝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